太阳网站app-官方下载-太阳网站app官方下载

站内搜索:
设为太阳网站app官方下载 网站收藏
  • 太阳网站app官方下载
  • 太阳网站app
    • 太阳网站app
    • 兴蜀印记
  • 太阳网站app
    • 太阳网站app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 工程建设
    • 质量控制
    • 安全管理
    • 工程进度
  • 党群建设
    • 工会
    • 党建
    • 五好党支部
  • “七一”讲话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
  • 清廉交通
  • 企业文化
    • 文化体系
    • 公司荣誉
    • 文化活动
    • 学雷锋 在行动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告
    • 信息公示
    • 招标公告
    • 领导信箱
  • 员工之窗
  • 建设风采

太阳网站app

  • 太阳网站app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媒体报道

太阳网站app官方下载 > 太阳网站app > 媒体报道

凉山:在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兴蜀公司凉山脱贫攻坚项目侧记

作者:刘若男、李文希、杨继蓉  发布时间:2020-09-30 10:00:45  来源:四川兴蜀  点击次数:2573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不仅仅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更是因为在严峻复杂的疫情挑战下,四川誓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凉山作为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70年前,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交通闭塞等多种原因,直到脱贫攻坚战打响前夕,凉山仍有喜德、普格、越西、昭觉、金阳、布拖、美姑等7个县待脱贫摘帽。如何做好最后冲刺、打赢交通脱贫这场硬仗,兴蜀人敢当四川交通脱贫攻坚的担当者、铺路石。

作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直属国企,兴蜀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受命于危难之际,肩负着公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任务,十年来,相继承担了“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的公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并参与了甘孜、阿坝、凉山州边远民族地区的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以及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建设。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脱贫攻坚的重大使命,兴蜀公司不忘社会责任,主动要求参与最贫困地区的交通脱贫攻坚建设,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力争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四川交通提档升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普格:一条“烂路”的蜕变


2020年8月26日,清晨的普格县在阳光中苏醒,老街上的农贸市场早已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预示着小城一天繁忙的生活开始了。普格县享有优越的人文自然条件,过去却有大片撂荒地,难以带动村民脱贫。过去普格大多数村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环境艰苦,从黎安乡到县城仅有一条宽度不足4米的泥路,一遇雨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烂路”。

吉喜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村老党员,他讲述:普格县大部分村落2014年末才通电、2015年末才有通村毛路、2016年初才通电话、2017年才通水。之前生产生活,运输靠马驮、饮水靠人背、照明靠油灯,落后的环境条件,使种植品走不出大山、养殖品走不进市场,群众经济贫困,过着衣不裹身、食不果腹的生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凉山州脱贫攻坚“主战场”普格县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S464线德昌乐跃经普格至布拖公路普格段升级改造工程是普格县贯穿东西向的主通道,服务10个乡镇、29个村,34721人。其中,花山乡至哈力洛乡段是普格县通往布拖县的唯一通道,那里山高谷深,原道路等级低、交安防护缺失、路面损毁严重,很多路段客货车辆通行极其困难。面对沿线几万彝族百姓对“惠民生、兴产业”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S464线修筑成为一条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彝区致富路便成为兴蜀人的光荣使命。

2020年2月底,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普格县城生产生活极为不便,连干粮都要自带,驻地也是简陋的民房,兴蜀公司前期派驻人员就已经在S464项目沿线奔走,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兴蜀公司抽调各项目富有经验的人员组建建设管理团队,投身脱贫攻坚建设一线,积极协调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场,迅速展开了大干场面。在兴蜀公司派驻项目指挥部的带领下,四川川交路桥、中铁十一局的施工队伍在长达34.7公里的脱贫攻坚“战线”上展开施工,巍峨的大山中俨然形成了一条蜿蜒的施工长廊,如一条巨龙保卫着当地的黎民百姓。

“项目全长109.6公里,因项目建设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9·30”节点目标任务,700多名建设者、180多台(套)施工机械昼夜不停地作业,力争早日完成除病害路段外的路面水稳层铺筑……”在施工现场,兴蜀公司分管凉山项目副总经理唐元华介绍说。

为打赢这场硬仗,增强现场指挥部管理力量,公司紧急从甘孜、阿坝州的代建项目调配人员支援凉山项目,公司工程部、合同部、技术咨询部、安全部也派出7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蹲点凉山,为接下来一个月乃至半年的硬仗做好准备。

项目指挥长朱树林刚从公司甘孜州色泥路、色锣路项目调过来,脸上的风尘还没洗去,就投入到这次的紧急任务中,看着指挥部工程师们脸上严肃的表情,他鼓励大家:“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只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我们就一定能靠团结战胜任何困难。”

踏勘项目全线需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管段工程师们为了摸清现场路线,经常翻山越岭,早出晚归,堵在路上也是家常便饭。“我记得5月22日,我们上工地从11点起被堵在山中5个多小时,无法动弹,仅能依靠干粮充饥。”驾驶员赵云清说道。

李明是分管S464线二标的一名管段工程师,他分管的脱贫攻坚段落占28.2公里,多数路段地处高山深谷,地形陡峭,无临时施工便道,且常有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

“时值雨季,当地年降雨量超过1200毫米,且雨季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90%,为项目建设带来极大挑战, 加之前期路基成型进展缓慢,为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抓进度,我们每天深入到各工点,按照桩号段落划分的节点工期计划,认真核实每一段挡墙、每一处土石方、每一道涵洞、每一片梁板的完成情况,对未实现进度要求的工点及时召集牵头单位,协调各方查找具体原因,并立即落实解决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折腾”,项目前期施工进度滞后的被动局面终于被扭转了过来,目前项目正全力冲刺厅“9·30”节点目标任务。


美姑:多种难题各个击破


像凉山州普格县这样的贫困地区,还有美姑县和越西县。

美姑,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凉山自治州东北部,境内沟深山高、河流纵横、山峦起伏,林木葱郁。全县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美姑这片土地独享“毕摩文化之乡”、“美女之乡”、“摔跤之乡”、“玛瑙之乡”的美誉。

8月,秋日的美姑县慢慢进入了收获的季节。走进美姑县乡村田间,映入眼帘的是生产基地、种植大棚,林间奔跑的岩鹰鸡、美姑山羊,西门塔尔牛养殖场、专业合作社纷纷建立起来……美姑大地变得生机勃勃。而截至2012年,美姑县36个乡镇292个行政村中,仅有108个村的村通公路晴通雨阻,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或是肩扛这种原始的运输方式,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出行条件相对滞后,成了制约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如今,美姑县在扶贫春风的轻拂下,在扶志春雨的滋润下,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

美姑县大力推进“1+1+4”交通道路建设,S217线美姑项目作为北上甘洛的一条重要通道,是连接美姑苏洛乡、候播乃拖镇、采红乡、候古莫乡和牛牛坝镇5个乡镇的唯一一条通道,是兴蜀公司凉山脱贫攻坚项目中难度最大、环境最艰苦的项目。该段原有公路为通乡道路,由于地处偏远地区,技术等级低,路基宽度仅有3.5 至 6.5 米,大部分为碎石路面,路基路面病害严重,交安、排水、防护设施严重缺乏,公路通行能力极差。

2020年5月13日,公司正式接手S217线美姑依所解至牛牛坝段公路改建工程代建管理任务,增派技术管理人员4人,并派公司工程部经理及技术咨询专家到项目现场蹲点督导项目建设管理。“成都至美姑行车全程大约需要11个小时,是距离公司最远的代建项目之一,且沿线路况极差,遇雨季时常出现坍方、垮塌。”工程部经理黎勇成说。

由于今年雨季连绵,降雨量异常,地质灾害频发,道路多次出现水毁断道,为了不影响当地老百姓正常出行,今年6月至8月期间,美姑项目指挥部深入现场巡查路况30多次,在修路的同时组织项目投入抢修人员100多人、机械设备80余台开展道路抢修保通工作,埋设排水管道120余米,确保五乡镇老百姓正常出行。

“连渣何和美姑河的施工便道3次被冲毁,严重影响机械设备、材料进场。项目沿线塌方30多处,最大的一处约1万多方,比越野车大的危石飞落经常遇到,虽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清理塌方、整修道路和保通,仍然会有混凝土罐车被堵在途中的现象发生。”

“由于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5%,时间长,雨量大,且项目沿线38公里一面临山,一面沿河,经常出现相邻几公里,一边大太阳,一边暴雨,河水水位上涨时间短,沿线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导致施工班组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短短两个月内有200多名工人先后离开,人员十分紧缺,对项目建设进度造成极大影响。”美姑项目指挥长陈囿任说道。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期计划,指挥部三位管段工程师分别深入项目各工区,排查梳理剩余工程量,调整优化设计图纸,在烈日下每日步行10多公里,从脖子到胳膊皮肤严重晒伤脱皮,加之美姑餐饮卫生条件较差,大家水土不服,时常拉肚子。

“沿途老路进出只有一个路口,属于断头路,且沿线路况极差,车流量大,我们即便早上8点出发,也要等到晚上7、8点,甚至11点才能回驻地,为了尽可能地延长工作时间,指挥部每天白天巡查工地现场,晚上深夜才回到指挥部驻地整理内业资料,看着夜晚山上零星的灯火,虽然身体很疲惫,内心却是踏实的。因为每当我看见那些在泥巴路里光着脚艰难行走的读书娃,看到他们渴望走出去的眼神,都坚定了我必须完成使命的决心,贫困是压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大山,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都深知责任重大。”管段工程师杨建荣说道。

“偶有泥石流冲毁道路,短期内无法恢复通行,我们就在车上过夜,所以现在车上都备有干粮与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驾驶员陈旭告诉我们。

远离家人、在指挥部一线默默辛苦付出的还有年轻的90后工程师朱越,一对新人本来原计划2020年6月13日举行婚礼,一切准备就绪。“五月初我突然接到公司通知,需支援凉山州美姑项目建设,便毅然决定推迟婚期,起初家人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经过反复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我终于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能做到问心无愧,我心里十分坦然。”

截至目前,美姑项目建设者正全力抢抓施工进度,已开始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摊铺施工,力争“9·30”前完成目标任务。


越西:省道畅通脱贫无阻


省道309线团结桥至普雄镇段公路改建工程作为第三轮凉推建设项目,是关系越西县脱贫摘帽的重点国省干线公路,也是凉山州试点的由设计单位牵头的EPC项目。

“说起这条老路,越西人都要皱起眉头,这条公路从建成通车到现在从未进行改造升级过,路面经过40多年的碾压,原有道路坑洼不平,平均车速不超过8公里/小时。加之沿线坡体自稳力差,地震经常引发坡体坍塌等地质灾害,仅K62+200处左侧边坡在雨季期间就垮塌6次,垮方量达2万多方,其余路段也是大小垮方不断。而越西项目作为县城通往美姑县的最便捷通道,担负着县普雄片区和申果庄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重任,改造之路迫在眉睫。”越西项目指挥长赵元兵介绍说。

“过去,一到雨季路面湿滑,路上几乎看不到车,我们也基本不出门,养的猪牛羊鸡这些卖不出去。现在路修好了,我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让腰包鼓起来。”瓦曲觉乡俄洛村村民木虎生活了30多年,一条路阻隔了他与致富的梦想,如今,这条油路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避开危险路段,缩短空间距离,是几代越西人的夙愿。

这条路总里程虽然只有短短37.7公里,但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山高路远、道路泥泞、狭窄陡峭、交通不便、事故频发,村民出行翻山越岭、人背马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最远的村到乡政府要2个多小时,进县城一趟至少要6小时……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一场与本土因地制宜发展相结合的脱贫攻坚之战拉开了序幕。

雨季期间的越西县,每月平均降雨超过20天,频繁降雨使路基无法成型,而公路沿线原材料匮乏,很难找到优质的路基填料,加之重型运输车众多,指挥部疲于应付道路保通,工程建设进度停滞不前。

指挥部面对严峻的建设形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灰心气馁,多次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召开工程进度专题会,逐桩、逐点制定节点目标计划,研究雨季施工对策。为解决路基填料问题,指挥部与施工单位多方奔走协调,最终确定了从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远运60余公里、15000余方隧道洞渣进行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顺利解决工程原材料问题。

经过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截至6月30日,全线路基基本成型,为下一步实现厅“9.30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地处偏远,指挥部人员每次回家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尤其进入雨季后,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为了把有效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大部分指挥部同志索性选择了不回家,只能让家人把孩子送到工地上来“体验生活”。

当指挥部的员工谈起在S309线越西项目工作情况时,他们感到很欣慰。“工地上的生活是枯燥和艰苦的,但是看到建设项目一天一个变化,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在望,就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累一点,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是兴蜀人的质朴本心。

路似琴弦,弹奏出一曲曲让世人永久传唱的壮歌;路如彩虹,描绘出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卷。交通脱贫攻坚仍在继续,兴蜀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兴蜀精神印刻在大凉山深处,为当地的百姓带来致富的希望和重生的力量。

 

上一条:彩虹映在迭玛路 ——国道345线迭玛路改建工程报道 下一条:兴蜀品质 绿色先行 ——省道217线唐克至花湖段改建工程建设侧记
Copyright © 2018
太阳网站
本站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备案号:蜀ICP备12009040号